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它设立的意义在于提醒全人类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今天我们的内容就与这个主题有关。
为了使大家更加了解世界环境日,了解更多环境保护相关的知识。今天我们准备了公益诉讼这个话题。 公益诉讼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指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在法律的授权范围内,对已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具有损害社会利益重大风险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请求人民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赔偿自然资源所受的损失的诉讼。
备受瞩目的“全国首例”故意损毁自然遗迹入刑案件于不久前迎来了二审宣判,这也是“全国首例”检察机关针对损毁自然资源遗迹提起的破坏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三名涉案人员对于巨蟒峰造成了不可修复的永久性损伤,他们不仅要承担“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的刑事责任,还要依法承担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侵权责任。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即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本案是全国首例故意损毁自然遗迹入刑的刑事案件,也是全国首例检察机关针对损毁自然遗迹提起的生态破坏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本案对三被告人的入刑及判令赔偿生态环境损失,不仅是对其所实施行为的否定评价,更是警示世人不得破坏国家保护的名胜古迹,特别是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从而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珍惜和善待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