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执行工作中,法院与多部门联动配合,使有偿还能力却拒不还款的“老赖”越来越无处藏身。但在办案过程中,我们发现仍有一些涉及民生的案件,虽然标的不大,但采取多种措施找不到被执行人,且被执行人无可供执行财产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专案研判,对于有明确地址、标的额不大、涉民生的案件,给当事人发出执行公告,公告载明案件基本情况、履行期限、法院已经采取的措施、拒不履行的后果等内容,张贴于被执行人的住所地醒目位置,督促被执行人履职法定义务,取得很好的执行效果。
在执行某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中,标的仅1.5万元,我们多次到被执行人居住的小区执行,总是家中无人,被执行人也拒接电话。我们将执行公告张贴于被执行人居住的小区单元门口,引起居民驻足围观,使被执行人家属感到难为情,第二天被执行人便找到法院积极要求协商解决,该案一次性执行完毕。
在另一起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经实地走访发现,被执行人的实际居住地和起诉时地址不一致,且多次电话联系未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被执行人两处住址门口均张贴了执行公告,后被执行人主动找到法院,和申请人达成了和解协议,并积极履行。
两起案件快速得到解决,申请人对法院工作连连点赞。我们通过在办案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积极开拓思路,多措并举,分析个案特点,找到关键点解决法律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提高执行工作效率,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