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竞秀区法院民事审判庭受理了一起侵权责任纠纷案件。
案件回顾
事情的起因是保安李某在某小区门口值班期间,被告张某欲驾驶非小区登记车辆驶入该小区,与李某发激烈争吵,后李某晕倒在保安室,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查,保安李某生前患有心脏病曾做三个支架,医生对李某的临床诊断为猝死。事发后,李某家属与张某沟通赔偿问题无果,故向本院起诉张某,请求赔偿死亡赔偿金等费用90余万元。
案件受理后,民事审判庭法官对本案进行了开庭审理,双方当事人在庭审过程中对事实及承担责任等方面不能达成一致。庭后,主办法官多次通过电话及面谈给当事人及代理律师做调解工作。
原告方认为如果没有被告的言语刺激就不会导致其亲人发生死亡后果,而被告认为死者生前患有严重心脏病、被告与死者未发生辱骂及肢体冲突、主观无伤害死者的故意和过失、死者的死亡结果与被告无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不应承担侵权责任。因双方各执一词,且庭前双方沟通很不融洽,调解难度很大。
法官深知此案矛盾的严峻性,若不及时化解,矛盾冲突激化后则可能会转化。于是,他结合情、理、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双方当事人讲解相关法律责任,并阐明双方的诉讼权利和义务。一方面通过跟被告的代理律师沟通,给被告年轻家属做工作,协商赔偿数额的问题。另一方面,法官给原告做释法明理工作,逐渐削减了原、被告之间的矛盾隔阂,原告逐渐谅解了被告,并大幅度降低了赔偿数额。在主办法官多日的调解和诉讼参与人的共同努力下,终于促使双方对赔偿数额达成一致意见,签署协议支付了赔偿款,原告撤诉。
这起案件本不应发生,它带给了我们许多思考。我们在此也提醒大家:遇到纠纷要冷静、理智处理,避免发生不该发生的悲剧。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计较。每个人的年龄、身体状况、承受能力不同,所以不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处理各类纠纷时,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及言行,好好沟通,切勿过度宣泄情绪,将口角之争升级为法律纠纷。
我们每一名民事审判法官用心用情解决每一起纠纷案件,守护好每一个“小家”,耐心疏导真正妥善化解矛盾,维护公平正义,传递司法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