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浪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新闻
保定市竞秀区人民法院召开推进鉴调一体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3-06-26 15:35:03 打印 字号: | |

6月26日,保定市竞秀区人民法院召开推进鉴调一体工作新闻发布会,保定市竞秀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蕾就竞秀区法院开展的鉴调一体工作进行新闻发布。

 

一、完善诉前鉴定工作机制

将司法鉴定由“诉中”移到“诉前”。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司法鉴定窗口,司法技术辅助部门派工作人员负责诉前委托鉴定工作。制定了《关于委托鉴定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和诉前鉴定流程图,让诉前鉴定的相关程序、规则更直观易懂。

一方面强化诉前鉴定引导,指派专人负责鉴定前期准备工作,集中统一负责送达、组织质证工作,缩短案件流转时间。另一方面规范诉调对接,将诉前鉴定和诉前调解工作有机衔接,当事人不同意调解或无调解可能的,持鉴定报告限时转入诉讼程序。2023年1-6月共受理鉴定案件161件,均为诉前案件。

二、规范鉴定程序,办案流程表格化

建立诉前委托鉴定案件台账,制作办案流程表,工作流程表格化。每案一表,精确把控时间节点,工作进度一览无余。对需要进行委托鉴定、评估事项采取预审核、预质证服务,收卷后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预审,告知需要补充的证据材料,确保只来一次就能完成质证、选择鉴定机构流程,从而加快了鉴定工作的流转速度,缩短鉴定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为缩短鉴定周期,制定了对外委托案件周督办制度。通过与鉴定机构的沟通协调、每周督办,尽最大努力缩短对外委托案件鉴定周期,切实提增工作质效,为当事人提供高效司法服务。

三、创新便民举措,高效开展司法鉴定

质证和选择鉴定机构一次办理。当事人只需跑一趟即可完成勘验现场前的所有事,向群众开展鉴定答疑,公平公开选择机构,充分体现协商环节,尊重当事人意愿。当场连线所选定的机构工作人员,让当事人即刻获知具体鉴定日,自开展此项便民措施以来,每个案件办理平均时长缩短了十个工作日,群众满意度得到大幅提升。

常态化开展上门鉴定。针对一些伤残程度高、瘫痪在床等不便到机构进行鉴定的当事人,积极与鉴定机构和专家人员沟通协调,把查体工作现场搬入百姓家中、医院或养老院。既给当事人及家属减轻了远途奔波的痛苦和风险,也确保了司法鉴定程序的有序、高效进行,为案件顺利解决提供了条件,得到了当事人家属高度肯定。

对于机动车交通事故中车辆损失的鉴定,坚持“无论多远、必须到场”的原则,为保证鉴定程序的公正和高效,除此之外还有精神类、审计类、产品质量、暂予监外执行、财产损失等多种案件,每类案件都需要对材料的严格审核和对程序的严密监督,把为群众办实事内化于心、外化于形。2023年1-6月上门鉴定152件次,常态化延伸司法触角,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

鉴定环节促调解  定纷止争提质效。成立“鉴调一体化”工作站,将调解贯穿鉴定工作始终,通过法制宣传、鉴定答疑、风险提示等方式,针对矛盾焦点释法明理,随时线上线下调解,向当事人阐明鉴定风险,提示当事人及时预见可能承担的后果,公正客观的提出合理建议。对于重点涉企案件,加快办理进度,由部门负责人督导,让案件驶入快车道。

提升司法公信力  调解回访促履行。案后回访是我院为有效降低民商事案件申请强制执行率、促进双方当事人服判息诉,并结合民商事案件特点而采取的应对措施,通过电话回访、上门回访等方式,对诉前鉴定调解案件进行随机回访和重点回访。

下一步,我院将深化“鉴定前置+诉前调解”模式应用,不断提高司法辅助工作水平,在当事人之间架起“连心桥”,满足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需求、新期待,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责任编辑:管理员
联系我们